春聯的典故
過年的時候,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,紅色的春聯為嚴冬添了暖意,也為人們帶來了洋洋的喜氣。
由春聯中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中國文字的對仗之美及奇巧,更可以從其中的含意,領悟修身處事的哲理,還可以玩味書法的趣味,可以說是集文學、書法、藝術於一的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。
春節寫春聯、貼春聯是我國特有的年俗。古代傳說有「神荼」「鬱壘」這兩兄弟,用桃木棒為地方上的人民驅除惡鬼,因此後來就將他們兄弟的偶像或名字雕刻或描繪在桃木板上,掛在門上,以保平安,成為我國最早的門神;後來簡化成只用紅紙畫一桃形,寫上神荼和鬱壘字樣,稱之為「桃符」,這就是春聯的前身「桃符」的由來。
隨著時間的演進,人們更賦予「桃符」招財納福的積極意義,開始在「桃符」上頭寫上「招財進寶」、「福」、「春」等吉祥字眼,稱為「春帖」。
相傳我國最早的一幅春聯是五代十國時蜀國的後主孟昶所作,有一年除夕,他命令學士於寢門的桃符上提辭,寫後他不滿意,就親自提筆寫了「新年納餘慶,佳節號長春」,這可以說是我國的第一幅春聯。
一幅春聯至少包含「上聯」、「下聯」、「橫披」。
春聯的形式包括
「斗方」: |
用方形紅紙豎立成菱形書寫「春」「福」「滿」等字樣貼在內門或米缸上叫做「斗方」。 |
|
「門心」: |
貼於大門兩扉的叫做「門心」,等於古代的「神荼」與「鬱壘」。 |
「春條」: |
單條書寫四字吉語如「恭賀新禧」、「抬頭見喜」等貼於房門上的稱之為「春條」。 |
「框對」: |
貼於大門左右柱或壁上的叫做「框對」,分為上聯和下聯,即一般俗稱的「春聯」。 |
「橫披」: |
貼於門楣的橫木或壁上的叫做「橫披」。 |
|